为什么是书法和辩论?

虽然大家不一定会感兴趣为什么我选了这两个主题,但是作为一个尽责任的博主,我还是需要好好写一篇来交代一下。
打从我小的时候开始,我的爸妈对于栽培才艺方面就很重视,所以我基本上还学了挺多的东西的:画画(木彩、蜡笔、水彩、蜡彩,差点学了水墨画)、唱歌、合唱团、跳舞、钢琴(差点学了吉他、华乐)、书法、讲故事、演讲、相声、诗歌朗诵、乒乓、羽球、排球、篮球,等等。
所以,可以这么说,我的小学生涯是我个人才艺最全面的时候。到了今天回想过去,仍然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挺厉害的。
当然,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,一个人对于某项才艺的资质潜能很快就可以衡量的出来,有些会遇到瓶颈,有些则可以继续追求,有些则无心插柳柳成荫。
小学毕业之后,上了初中,我就停止了跳舞、合唱团、钢琴、讲故事、诗歌朗诵、乒乓、排球、篮球;上了高中后,就停止了画画、唱歌、相声。
简而言之,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这11年间,我学了很多,也放弃了很多。
高中毕业以后,我基本上比较在行的才艺,就只剩下书法、演讲、羽球了。当然,我的羽球并没有专人教导,程度也没多高,所以也可以直接归纳成剩下书法、演讲两个。
书法可以说是我个人最擅长的领域了,关于更多可以看这篇文:我与书法。
至于演讲嘛,最高的荣誉是在高中的时候参加全国独中演讲比赛,得到华语组全国第四名。虽然如此,我自己觉得我在演讲方面能力没有多强,更像是语调及声线的功劳。
殊不知,我却在一个与演讲有一点相关的领域,学习到更多东西,那就是:辩论。从此,我就与辩论有了一场未完的故事,关于更多可以看这篇文:我与辩论。
我是如何选择该学什么、该放弃什么的呢?
小学的时候其实什么都不懂,都是被爸妈或老师叫啊催啊甚至是逼去的,然后就乖乖地学了很多的才艺。现在倒回头去看,可能会觉得这有点残忍,但是又无法否认这有它的好处。至少我现在画的出像样的东西,至少我现在不是音痴,还要感到幸运我从小就有开始训练口才及学习书法,否则现在有怎么会在书法及辩论上有所收获呢?
父母可以逼孩子去学才艺,但是孩子学不学的好、有没有动力继续学得深,其实并不完全是父母可以逼得出来的。众所周知,中学时期属于叛逆期,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,而不一定会遵从父母的指示。所以,理所当然的,我放弃的才艺几乎都是在中学阶段放弃的,而且不少是我自己坚持不要的。
我觉得才艺跟学业有点像,首先你必须要确保你不排斥它,如果有你自己都非常排斥的才艺/科目,那么你是不可能学的好的。其次,选定了一定范围不排斥的才艺/科目之后,再看看哪些是你比较热爱的。你不一定是非常热爱,但是至少去学这才艺/科目的时候,整个过程中你是比较多开心,比较少痛苦的,感觉自己比较投入其中的。

(圆圈不够圆别嫌弃,我随笔划的,意思到了就好)
于是,小学的我学了一堆之后,上了中学,将我排斥的才艺排走,然后再继续钻研我自己比较热爱的才艺,最后就剩下书法与辩论了。
这就是我的故事。(文/Xtar)

0 comments: